此时的堂食获客方法便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依靠自身的产品特色以及营销手法去吸引路人进店消费。火锅店、西餐厅、地方特色菜大抵如此。米兰平台,(中国)官方网站管这种以产品为轴心获客模式叫做”狩猎模式”。
而身处居住区的堂食店就是另一种场景了,和商业街不一样,居住区的客户群体完全固定,这可不是萍水相逢了,而是很可能每天上下班都能路过你门口两回。面对这样的用户特性,如果还是主打特色产品,会陷入人均消费概率小和消费频次低的陷阱,极大损伤自己的收益。
所以居住区的堂食店需要放弃关于特色和个性的执念,安静地做一个家常菜馆,品类丰富,价格亲民。满足了邻居们的日常需求才可以做到提升人均消费概率以及消费频次,从而获得能养得起店的收入。这种以用户为轴心的获客模式叫做”农耕模式”。
总之,堂食店可以看人下菜碟,门口经过的是什么样的客户,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模式去经营,但外卖店就没有这种自由了。只要做外卖,你的客户就是高度固定的,和社区属性更接近,因此外卖店更适合以”农耕模式”经营。这样在残酷竞争中生存几率远高于主打特色菜品的外卖店。我曾见过一个专做30CM直径大汉堡的外卖店,卒于开业第三周。
餐饮外卖第二坑
将"单点突破"作为壁垒可能撑不过一回合
资本年景好的时候人人烧钱讲规模,如今资本进入冬天已经很久了,大家又开始练内功讲”壁垒”。有人认为自己的壁垒是一个"超赞的菜”,一个”古法秘制的配方”,一套”逼格很高的包装”,甚至于一个"网红老板"。。。
总而言之就是一项意图实现单点突破的武器。但我认为这些所谓”壁垒”都不用等别人来攻打,放到一定时间长度以内,它会不攻自破。原因就在于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堂食和外卖是两回事",放到此处依然有效。
堂食主打过路客的偶发需求,那么海底捞的服务,潮汕牛肉锅的食材,大董烤鸭的手法,都可以作为堂食单点突破的壁垒。而外卖主打用户的日常需求,在受众人群固定的前提下,一味追求口味、配方、包装等这些单点,最终会败于"众口难调”和”日久生厌”。
并且最重要的硬伤在于,人们对于”日常消费”的价值判断和"偶发性消费”的价值判断是完全基于两个体系,对于日常消费,大众永远会精打细算,这就意味着价格天花板很低,所以你追求的一切突破点都是有严格的成本限制的。
此时,一个好产品不是壁垒,一个能够不断做出适销产品并快速应用的研发体系才是壁垒;一个漂亮包装也不是壁垒,一个能够不断做出实用且能够控制成本的包装的供应链体系才是壁垒;高利润率更不是壁垒,一个能使各环节高效运行,节省人力物力的运行体系才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