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1.23万亿元,下降3.2%;进口0.86万亿元,下降19.7%;贸易顺差3669亿元,扩大87.5%。《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均逊于预期。
从大宗商品方面来看,除去大豆之外,我国1月份主要进口大宗商品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中宇资讯分析师柳东远认为,1月份主要进口商品进口量的减少,原因在于经济增速的放缓。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在政策方面,近期的降准可能只是第一步,预计二季度降息降准的措施还会继续出台。
大宗商品量价齐跌
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对美国、东盟出口增长,对欧盟、日本出口则分别同比下降4.4%和20.4%,内地对香港出口也下降了逾一成;在前十大贸易伙伴中,除了从中国台湾进口同比微幅增长0.7%外,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均为下降。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从进口看,国内需求实在太弱,结合前期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以及近三年来的第一次降准,说明一季度经济压力仍然较大。
从大宗商品方面来看,除去大豆之外,我国1月份主要进口的大宗商品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
其中,进口铁矿砂7857万吨,减少9.4%,进口均价为每吨438.6元,下跌45.1%;原油2798万吨,减少0.6%,进口均价为每吨2856元,下跌41.4%;煤1678万吨,减少53.2%,进口均价为每吨415.3元,下跌18.4%;成品油234.7万吨,减少37.6%,进口均价为每吨3207元,下跌34.6%;初级形状的塑料221.9万吨,减少13.7%,进口均价为每吨1.11万元,下跌7.8%;钢材115.5万吨,减少14.7%,进口均价为每吨7480元,下跌1.4%。
在瑞银看来,中国进口不振是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拖累了名义进口金额。该机构称,由于淡季期间的表现不太具有指示性,再加上春节因素干扰,1月份数据或未真实地反映相关情况,“在米兰平台,(中国)官方网站看来,3月份宏观数据才是对经济真实运行状况最好的衡量”。
中宇资讯分析师柳东远认为,1月份主要进口商品进口量的减少,原因在于经济增速的放缓:“工业企业开工率等数据一季度都并不乐观,整体需求与消费量的下降,也导致了价格下跌。从国内市场来看,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跌势基本也是同步的。”
对于2014年12月刚刚创出进口数量历史记录(3037万吨)的原油,在1月份的进口数量反而出现了同比下降,专家认为并不意外。
安迅思能源研究总监李莉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每个月的原油进口量波动都不小,1月份的原油进口量是在2014年11月份决定的,而在上一月份刚刚出现了进口量的极值,因此现在出现冲高回落并不意外。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则认为,原油进口量的减缩可能和油价下跌太快及储备能力有限有一定关系。
“国内目前原油的储备能力有限,进口太多也不一定能完全储存”,林伯强分析道,“对于进口企业来说,如果油价下跌缓慢的话,进口量反而可能迅速增加。但是去年11月份油价下跌仍然很快,因此以中石化为主的进口方出现了油价可能更低的观望情绪,从而导致了1月份原油进口量同比轻微下降。”
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2月5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中国外贸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实现外贸平稳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在政策方面,短期内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还要突出松紧适度,近期的降准可能只是第一步,预计二季度降息降准的措施还会继续出台。中长期要通过创新、改革红利释放进一步激活内需增长动力。
李慧勇也认为,通过对内适时启动不对称降息的结构性放松、对外相机拓宽人民币汇率波幅,既可有效缓解工业经济实际利率运行偏高的压力,从而降低工业融资成本;又可切实缓解BIS汇率升值压力,割裂境外资本套利套汇预期。
为推动外贸增长,商务部部署今年外贸六项重点工作中就包括,进一步推动稳定外贸增长政策的落实;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等“三项建设”。
为 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底曾在常务会议上指出,促进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可以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国家出台的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系列措施,它的政策效应还将继续显现,通关改革的红利也将不断释放,这些对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作用还会逐步加强。